公司制定了《員工權益維護制度》,為配合制度的實施設立相關部門,并明確各作業部門職責所在,員工權益維護實施方案一覽表。
員工權益維護實施方案一覽表
責任部門 | 收集問題 | 維護權益 | 解決方案 |
辦公室 | 節假日福利發放,員工體檢(包括婦女體檢) | 職工合法權益,嚴格按國家《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》實施 | 福利發放標準制定,體檢及女工特殊維護方案 |
人力資源部 | 薪酬、福利、休假(包括婦女產假) | 依法向職工足額支付勞動報酬,購買社保,按法定假日休假 | 制定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,社保繳納規定 |
安全環境科(廠部) | 對員工和單位報送的有關安全、健康信息和建議進行匯總 | 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準。對影響員工安全、健康的作業場所,督促有關部門或單位采取治理措施。 | 定期對生產作業現場的職業危害因素進行監測,并對監測數據進行匯總 |
培訓科(廠部) | 生產中未涉及安全、程序該注意的問題 | 為員工工作上崗,建立安全意識 | 做好員工上崗前及在崗期間的職業培訓工作 |
員工代表職責 | 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有關安全問題 | 確保員工關心的問題得到積極響應。 | 及時回饋解決員工所反應問題 |
預防為主,明確維權工作程序,保障企業運營
員工信息收集與反饋:以車間為單位,做好員工有關安全、健康信息的收集和反饋工作。
收集方式如下:生產部門通過廠間班組,班前會、班組安全學習,員工匯報,民主生活會;銷售部門通過督導部門,收集員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議,職代會員工代表的提議。結合生產實際,加大工作生活環境治理,改善員工工作環境,消除影響員工健康的因素,增強員工責任心和歸屬感。落實影響員工健康的工作環境監測體系,明確控制指標、檢測項目等要素。
工作場所環境測量項目方法與標準
場所 | 測量項目 | 測量方法 | 控制指標 | 測試頻次 | 監測部門 |
生成車間 | PH、懸浮物、化學需氧量、五日生化需氧量、氨氮。 | 環境檢測站儀器檢測 | 有害因素空氣含量濃度不超國家標準,無職業病發生 | 1次/月 | 環境監測站 |
煙氣量、SO2、煙塵、NO2 | 環境監測站儀器監測 | 有害因素空氣含量濃度不超國家標準,無職業病發生 | 1次/月 | 環境監測站 | |
廢氣、噪聲 | 環境監測站儀器監測 | 有害因素空氣含量濃度不超國家標準,無職業病發生 | 1次/月 | 環境監測站 |
提供多樣平臺和資源,鼓勵員工積極參與管理與改進
途 徑 | 參與內容 | 責任單位 | 頻次 |
職代會 | 了解公司近期發展規劃,并對工作方向及內容提出意見建議。 | 工 會 | 1次/年 |
工作例會 | 對日常管理制度,管理模式提出個人見解、意見。 | 各部門負責人 | 1次/周 |
總經理意見箱 | 通過匿名信件方式對高層管理模式及管理制度提出意見。 | 辦公室 | 隨時 |
合理化建議 | 通過《合理化意見表》對企業經營、發展等提出意見。 | 辦公室 | 隨時 |
公司鼓勵員工參與企業管理,形成了員工民主管理的濃厚氛圍,通過建立職代會、總經理意見箱、合理化建議等制度,調動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積極性,切實保障職工知情權、參與權、監督權、決議權。
員工參與企業管理的方式
關愛員工,為其生產工作生活提供保障、個性化支持
工作過程中,有關部門對收集的有關安全、健康信息和建議及時制定出整改和解決的方案,并跟蹤落實。采用問題解決小組的方式來處理安全問題,并對問題解決小組的人員進行培訓。培訓科按照《安全教育與培訓管理制度》做好新員工的入廠“三級安全教育”工作,上崗前及在崗期間的職業衛生培訓工作。如實告知員工工作內容、工作條件、工作地點、職業危害、安全生產狀況,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。
員工個性化支持
對象 | 個性化需要 | 支持保障措措施 |
一般員工 | 學習成長需求 | 以老帶新、崗位輪訓、應急演練、外派學習 |
生病、住院慰問 | 對員工本人、家屬(子女、父母生病、住院入戶慰問) | |
特情員工 | 員工社會需要 | 建立生活工作幫扶制度(醫療幫扶,購買意外險) |
意外事件特殊扶持 | 公司組織對突發意外人身傷害后及時慰問和幫扶;突發性大病,捐款幫助(包括子女、父母在內的家屬) |